很多70/80年代的人都知道,小时只要遇到打雷天气,家中的电视一定是不能开的,甚至还要拔掉电源,防止电视被烧坏。
可这种观念,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慢慢淡忘,甚至现在不管外界是什么天气,都不影响大家观看电视。
明明都是电视,为何现在的电视不怕打雷天气,更不怕被烧坏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难道现在的电视机有什么黑科技?
小时候的娱乐方式比较少,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儿都把看电视当做唯一的娱乐消遣方式,可在打雷下雨天,大家就算再想看电视也要关掉,因为就算不关电视,电视机也会很快蓝屏,甚至直接黑屏被烧坏。
如果把这种情况说给现在的年轻人,他们根本不敢相信还有这样的事发生,因为现在的电视机根本没有这种情况。
那为何以前的电视机会怕打雷,甚至被烧坏?是因为以前的电视机太丑、太笨重了?
其实不然,一切都跟接收器有关。
小时候,每当遇到喜欢的电视剧播放信号不好的时候,就会很快的爬到房顶上去调整接收器,甚至会转动接收天线,以期待喜欢的频道更清晰。
因此,我们要知道,早期电视机的信号不稳定,它的信号接收器是外部的,甚至一般都会放在平房的顶上,有时候,为了接受信号更好,会把接收器放在更好的位置,甚至把接收器安装在一个棍子上,以达到更好的效果。
而那种接收器又是在打雷天气如何影响电视的呢?
因为接收器上有着金属材料,且还与电视的内部连接,所以在遇到下雨打雷的天气,就容易被雷击中,相互作用下就会导致电视出现短路,甚至烧坏的情况。
再者农村大多都是平房,根本没有安装避雷针,更没有完善的避雷系统,所以处在高处的附着着金属材料的接收器也就更容易被雷击中。
除了接收器之外,打雷的时候电线也会产生瞬间的高压,高压下电器部件不断堆积,轻则烧坏保险丝,重则是直接爆炸。
有了这些前提,大家在打雷天气就算是再想看电视,也都会乖乖的拔掉电源,关闭电视。
那现在的电视机为何不怕打雷了呢?
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外部环境改变了。
以前大家住在农村低矮的平房,如今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,大家纷纷住进了楼房。
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壮观威武,但只要你往上抬头看,就会发现一栋栋楼房的顶部都有一个闪一闪的小红灯,那是每栋楼上装的避雷针。
而这根避雷针并不是用来避雷的,而是用来引雷的。
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,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,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,引导雷电避雷针放电,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,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。
楼房有了避雷针,那雷就不可能击中房屋,更不可能击中房屋中的电视,有效杜绝了雷电跟电视的接触。
除此之外,城市的防雷电系统也比较完善,更不可能让雷击中建筑物。
抛开这些外部因素外,最根本的还是电视剧接受信号的方式发生了改变。
以前电视机接受信号全部依赖外部的接收器,而如今的电视机却是数字化电视或者是光纤电视,根本不需要依赖外界接收器就能有稳定的信号,而雷电更对这种方式没有任何的影响,所以现在的电视机根本不怕雷雨天气,更不用担心打雷不能看电视。
除此之外,如今的电视机更是有了老旧电视机无法比拟的功能。
如今到家电市场,你能看到,不管是哪个品牌的电视剧,都是超大屏幕,让你在家有在电影院的感觉。
超清画质,能清到什么程度呢,演员脸上的汗毛及细微的表情都能捕捉到。
想想以前的电视剧,动不动就会信号不好,甚至出现雪花,能听清说的是什么就已经不错了。
兼容各类APP,明明就是一个电脑,却能像电脑一样使用,更可以各类大片随心看。
开关也更方便,手机遥控、语音遥控都可以。
当然,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外形更多样化,也更美观。
可即使老旧电视机有如此多的毛病,很多人依旧对老旧电视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怀。
虽然现在的技术有效的牵制住了雷雨天气,但大自然的威力还是不容小觑的,而且也并不是每个人都住楼房。
在一些偏远的郊区或者贫困落后的地区,他们的居住环境依旧跟70/80年代一样,低矮的平方,只不过电视机也还是跟随时代潮流的。
即使知道现在的电视机不需要依靠外部的信号接收器了,也不会受雷电的影响,可在这些地区避雷措施却不会那么完善。
谁家的平房上不会安装避雷针,当地的避雷系统也不会很晚上,特别是到了夏天的梅雨季节,雷电天气增多,更应该注意,唯一稳妥的方式依旧是拔掉电源,防止意外的发生。
甚至连靠在窗边打电话、玩手机的行为都不要有,也不要雷雨天气在外出行,甚至在大树下避雨。
如果实在要出行,尽量不要骑电动车。
虽然以前的电视比较老旧,样子还丑,但这种最早的电视机却带给我们如今电视不能比拟的快乐。
以前的电视,虽然缺点诸多,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世界,看到了多彩,给带来了丰富的精神世界。
如今科技的进步,电视机更是不知道创新了多少,什么清晰度、什么大屏等等的优势,更不用担心在打雷天气关掉电视没啥可看,但看电视再也没了以前的快乐。
对于老旧电视,你还有哪些不能释怀的青春、不能丢掉的过去?